汽车成全面小康标配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转自中国汽车报
- 发布时间:2020-07-15 15:2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终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达成,近14亿人口的大国就要实现全面小康。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前我们展开漫漫历史长卷,发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向上、稳健前行的过程中,汽车工业不可或缺;在社会不断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的历程中,汽车产业功不可没;在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汽车产品无处不在。
汽车,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支撑和基石,亦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汽车是代表国家制造业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龙头产业,一路走来蓬勃发展显担当,未来也必将不负使命再创辉煌。
▌岁月如歌 脱胎换骨迎巨变
经济稳步向前发展是迈向小康社会的大前提,而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汽车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汽车行业以其超长的产业链和强劲的引领作用,一直是全国各地发展经济的热门选择。
在1953年之前,国内没有一家像样的汽车制造厂;1955年,我国汽车产量仅61辆:到了2019年,产量已达25721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近30%,汽车制造业整体营收规模更是达到了80846.7亿元,是不折不扣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当前,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到外资品牌;从燃油车到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汽车;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端豪华汽车……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了国内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至于即便已经站在了2800万辆年销量的新台阶上,业内外还认为有上升的空间和潜力。
1949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1.3亿元;到了2019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31.54万亿元,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对确定和巩固我国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国民收入仅为44.26美元,是英国的1/11,法国的1/6,甚至比印度还低20%。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经济总量増长至99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预计超过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达到30%。从“一穷二白”到屹立世界强国之林,汽车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方面的增长和进步有目共睹。
▌不忘初心 驶入寻常百姓家
与其他工业不同,汽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远不只体现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上,它让每一位进入小康生活的人都实实在在地拥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货车是人们勤劳拼搏、奔向小康生活的工具和帮手。“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8万公里增长至484.65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公路50.48公里。一条条路、一座座桥在曾经交通不便、闭塞贫穷的农村和大山里跃然而起。有路就有车,对于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来说,有车才能更好地把当地的农畜产品送出去,把山外的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带进来。路多车多生活才更有盼头。
客车是人们满载希望、步入精彩生活的桥梁和纽带。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开通了公共汽车线路,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城市公交运营车辆仍不足3万辆,年客运量仅132亿人次。如今,在城市,公交车川流不息,城际长途客车线路交织密布;农村的公路里程已超过400万公里,全国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45%,乡镇通客车率为99.64%(数据截至2019年12月)。
轿车是人们衣食富足、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象征。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仅为5万辆,只有住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人们才能经常看到汽车,大家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人力车、自行车以及步行。上世纪90年代初,高档进口汽车十分稀有,汽车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此后,随着中国放开私人购买小轿车,乘用车产品不断丰富、产销量迅速增长,汽车正在从身份地位的象征,逐渐回归到普通代步工具。到了2019年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62万辆),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的一二线城市,很难找到拥有两辆自行车的家庭,但有一两辆汽车的家庭却比比皆是。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脱贫到致富,从温饱到小康,汽车是最好的伙伴,也是最温暖的陪伴。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谱华章
很少有一个产品,能像汽车这样,集科技与智慧于一身,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汽车行业前景广阔,希望无限;很少有一个行业,能像汽车这样,产业链如此之长,带动经济作用如此明显,还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擎画汽车产业蓝图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工业会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背负更重要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提速换挡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产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完成转型升级的蜕变,助力经济迈上新台阶是行业的新课题;中国社会正朝着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中,汽车产业如何引领绿色革命是行业的新议题;中国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是大势所趋,自主品牌如何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舞台,打造“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是行业的新挑战……
迈向新征程,我们更要坚定信心。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如今,背靠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新车市场,全球最完整、日渐成熟的产业链条,以及不断完善、形成有力支撑的行业管理体系,只要汽车行业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一定能谱写出汽车强国的绚丽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版面照片
转自中国汽车报
汽车成全面小康标配
【概要描述】
终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达成,近14亿人口的大国就要实现全面小康。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前我们展开漫漫历史长卷,发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向上、稳健前行的过程中,汽车工业不可或缺;在社会不断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的历程中,汽车产业功不可没;在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汽车产品无处不在。
汽车,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支撑和基石,亦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汽车是代表国家制造业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龙头产业,一路走来蓬勃发展显担当,未来也必将不负使命再创辉煌。
▌岁月如歌 脱胎换骨迎巨变
经济稳步向前发展是迈向小康社会的大前提,而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汽车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汽车行业以其超长的产业链和强劲的引领作用,一直是全国各地发展经济的热门选择。
在1953年之前,国内没有一家像样的汽车制造厂;1955年,我国汽车产量仅61辆:到了2019年,产量已达25721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近30%,汽车制造业整体营收规模更是达到了80846.7亿元,是不折不扣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当前,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到外资品牌;从燃油车到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汽车;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端豪华汽车……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了国内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至于即便已经站在了2800万辆年销量的新台阶上,业内外还认为有上升的空间和潜力。
1949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1.3亿元;到了2019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31.54万亿元,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对确定和巩固我国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国民收入仅为44.26美元,是英国的1/11,法国的1/6,甚至比印度还低20%。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经济总量増长至99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预计超过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达到30%。从“一穷二白”到屹立世界强国之林,汽车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方面的增长和进步有目共睹。
▌不忘初心 驶入寻常百姓家
与其他工业不同,汽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远不只体现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上,它让每一位进入小康生活的人都实实在在地拥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货车是人们勤劳拼搏、奔向小康生活的工具和帮手。“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8万公里增长至484.65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公路50.48公里。一条条路、一座座桥在曾经交通不便、闭塞贫穷的农村和大山里跃然而起。有路就有车,对于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来说,有车才能更好地把当地的农畜产品送出去,把山外的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带进来。路多车多生活才更有盼头。
客车是人们满载希望、步入精彩生活的桥梁和纽带。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开通了公共汽车线路,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城市公交运营车辆仍不足3万辆,年客运量仅132亿人次。如今,在城市,公交车川流不息,城际长途客车线路交织密布;农村的公路里程已超过400万公里,全国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45%,乡镇通客车率为99.64%(数据截至2019年12月)。
轿车是人们衣食富足、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象征。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仅为5万辆,只有住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人们才能经常看到汽车,大家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人力车、自行车以及步行。上世纪90年代初,高档进口汽车十分稀有,汽车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此后,随着中国放开私人购买小轿车,乘用车产品不断丰富、产销量迅速增长,汽车正在从身份地位的象征,逐渐回归到普通代步工具。到了2019年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62万辆),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的一二线城市,很难找到拥有两辆自行车的家庭,但有一两辆汽车的家庭却比比皆是。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脱贫到致富,从温饱到小康,汽车是最好的伙伴,也是最温暖的陪伴。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谱华章
很少有一个产品,能像汽车这样,集科技与智慧于一身,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汽车行业前景广阔,希望无限;很少有一个行业,能像汽车这样,产业链如此之长,带动经济作用如此明显,还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擎画汽车产业蓝图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工业会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背负更重要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提速换挡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产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完成转型升级的蜕变,助力经济迈上新台阶是行业的新课题;中国社会正朝着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中,汽车产业如何引领绿色革命是行业的新议题;中国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是大势所趋,自主品牌如何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舞台,打造“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是行业的新挑战……
迈向新征程,我们更要坚定信心。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如今,背靠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新车市场,全球最完整、日渐成熟的产业链条,以及不断完善、形成有力支撑的行业管理体系,只要汽车行业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一定能谱写出汽车强国的绚丽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版面照片
转自中国汽车报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转自中国汽车报
- 发布时间:2020-07-15 15:27
- 访问量:
终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达成,近14亿人口的大国就要实现全面小康。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前我们展开漫漫历史长卷,发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向上、稳健前行的过程中,汽车工业不可或缺;在社会不断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的历程中,汽车产业功不可没;在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汽车产品无处不在。
▌岁月如歌 脱胎换骨迎巨变
经济稳步向前发展是迈向小康社会的大前提,而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汽车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汽车行业以其超长的产业链和强劲的引领作用,一直是全国各地发展经济的热门选择。
在1953年之前,国内没有一家像样的汽车制造厂;1955年,我国汽车产量仅61辆:到了2019年,产量已达25721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近30%,汽车制造业整体营收规模更是达到了80846.7亿元,是不折不扣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当前,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到外资品牌;从燃油车到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汽车;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端豪华汽车……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了国内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至于即便已经站在了2800万辆年销量的新台阶上,业内外还认为有上升的空间和潜力。
1949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1.3亿元;到了2019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已经高达31.54万亿元,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产品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对确定和巩固我国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国民收入仅为44.26美元,是英国的1/11,法国的1/6,甚至比印度还低20%。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经济总量増长至99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预计超过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达到30%。从“一穷二白”到屹立世界强国之林,汽车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方面的增长和进步有目共睹。
▌不忘初心 驶入寻常百姓家
与其他工业不同,汽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远不只体现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上,它让每一位进入小康生活的人都实实在在地拥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货车是人们勤劳拼搏、奔向小康生活的工具和帮手。“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8万公里增长至484.65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公路50.48公里。一条条路、一座座桥在曾经交通不便、闭塞贫穷的农村和大山里跃然而起。有路就有车,对于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来说,有车才能更好地把当地的农畜产品送出去,把山外的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带进来。路多车多生活才更有盼头。
客车是人们满载希望、步入精彩生活的桥梁和纽带。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开通了公共汽车线路,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城市公交运营车辆仍不足3万辆,年客运量仅132亿人次。如今,在城市,公交车川流不息,城际长途客车线路交织密布;农村的公路里程已超过400万公里,全国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45%,乡镇通客车率为99.64%(数据截至2019年12月)。
轿车是人们衣食富足、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象征。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仅为5万辆,只有住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人们才能经常看到汽车,大家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人力车、自行车以及步行。上世纪90年代初,高档进口汽车十分稀有,汽车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此后,随着中国放开私人购买小轿车,乘用车产品不断丰富、产销量迅速增长,汽车正在从身份地位的象征,逐渐回归到普通代步工具。到了2019年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62万辆),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的一二线城市,很难找到拥有两辆自行车的家庭,但有一两辆汽车的家庭却比比皆是。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脱贫到致富,从温饱到小康,汽车是最好的伙伴,也是最温暖的陪伴。
▌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谱华章
很少有一个产品,能像汽车这样,集科技与智慧于一身,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汽车行业前景广阔,希望无限;很少有一个行业,能像汽车这样,产业链如此之长,带动经济作用如此明显,还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擎画汽车产业蓝图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工业会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背负更重要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提速换挡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产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完成转型升级的蜕变,助力经济迈上新台阶是行业的新课题;中国社会正朝着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中,汽车产业如何引领绿色革命是行业的新议题;中国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是大势所趋,自主品牌如何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舞台,打造“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是行业的新挑战……
迈向新征程,我们更要坚定信心。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如今,背靠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新车市场,全球最完整、日渐成熟的产业链条,以及不断完善、形成有力支撑的行业管理体系,只要汽车行业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一定能谱写出汽车强国的绚丽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版面照片
转自中国汽车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